2007年6月30日

愛的信息


經文:林前十三
題目:愛的進行式
中心思想:服事者應以愛來參與服事

大綱:

一、愛是最妙之道1~3

愛指明建造教會的道路

愛是運行恩賜的基礎

二、用愛彼此服事4~7

愛的特質

愛從神來

愛需要良好的自我價值

三、愛的永恆價值8~13

愛將要常存到永恆

愛使我們體現天上生活

前言;

哥林多書信是我很喜歡的一卷書,哥林多教會也是一個很有趣的教會。哥林多教會的樣子,跟今日我們對「教會」的印象差很多,今天很多的基督徒都覺得自己的教會問題一大堆,教會有問題並不是新鮮事,其實從來就沒有一個完美的教會,就算有,當我們加入那個教會時它就不完美了,因為我們都是不完美的人,不完美的人怎能組成一個完美的教會呢? 我覺得這就是哥林多教會存在的原因,它提醒我們的不完美。教會裡有意見不合、有看法不一嗎?跟他們比這些都是小意思,哥林多教會大概不會是一個嚴謹、自律、溫柔、安靜、讓人覺得一片祥和的教會。他們的聚會常常都是鬧轟轟的,大家搶著發言,一言不合就爭執起來,回家還繼續生氣、彼此指責。哥林多是個繁華的大城市,有濃厚的拜偶像的背景,可以想像弟兄姊妹十分混雜、各個階層都有,禱告的時候大家互相比較誰最大聲;聚會的時候有人先來、有人後到;有人餓肚子,卻有人把愛宴當作BUFFET。愛告狀、還會說牧者的壞話。大概很難有教會可以在「混亂」這方面比得過哥林多。

保羅建立這個教會,他認識這些人,他知道他們的問題,他責備他們的錯誤、解釋他們的疑惑、為他們立下規範、教導他們正確的作法;也欣慰他們的進步、鼓勵他們、問候他們。從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的信中,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牧者與羊群之間的情感,他擔憂,他也生氣,但是他仍然愛他們,為他們喜悅。同樣的從這些混亂中,我們也可以看到上帝的愛。神是教會的頭,真正建立教會的不是保羅而是聖靈,每個弟兄姊妹都是上帝的羊群。我們相信上帝同樣用憐愛的眼光看待哥林多這個教會,在這樣的鬧轟轟中,上帝對他們的愛仍然是充充足足的,聖靈也仍然是自由地運行的。

本論:

一、愛是最妙之道1~3

今天的經文是哥林多前書十三章,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段,連沒有信主的人都能朗朗上口,小學生都會唱,在婚禮上也常常可以聽見這段經文。今天我們要從哥林多前書的脈絡,也就是將這段愛的詩篇放在教會當中來看。

林前十二~十四可以說是服事者的指南。上帝賜給哥林多教會的弟兄姊妹豐富的恩賜,他們不分男女都有教導的能力,而且也很有熱心,相信他們的關懷探訪作得不錯,教會裡會說方言、說預言的人很多。但是他們卻把使用恩賜變成一種競爭。恩賜的意思是禮物,就是上帝所賜的禮物,是一種幫助我們能夠建造教會、造就人的能力,無關個人的成就。但對哥林多人而言,恩賜變成一種能夠提高自己的身份、威望,使自己與眾不同、受人尊敬的工具。

我們可以來設想一下,如果想要使自己的恩賜能夠勝過別人的恩賜,更加的受到推崇,那首先最重要的一定是要知道,什麼才稱得上是恩賜?到底哪一種恩賜「最重要」?但保羅不只是告訴哥林多教會恩賜有哪些、列出清單而已,恩賜有許許多多、隨著時代和情境的不同,上帝會供應不同的能力,也會賜下新的方法;保羅教導的重點更在:當如何使用這些恩賜,還有使用恩賜的原則與前提。

從十二章~十四章,看起來好像很不連貫,明明哥林多人急著想知道最大的恩賜是什麼?但保羅先是說,每一種不同的恩賜都是聖靈隨己意分配的,又強調教會是不同的肢體搭配而成的身體,再說每種恩賜都是重要的、需要彼此搭配。說了很多,哥林多人終於讀到讓他們眼睛一亮的一句話:你們要切切地求那更大的恩賜,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。好像我們沿著山路走,蜿蜒摸索繞了好一圈,這時候看到一個清晰的指標:「請往這邊走」。12:31就是這個指標,十二章~十四章看似不連貫,卻是環環相扣一路衍伸,指向一個清楚的目標,指明一條建造教會的路。教會要成為一個合一的身子,屬靈的恩賜才能流暢的運行,生命的合一需要愛的體現;要切求更大的恩賜,必須依循一條超越的道路,也是唯一一條道路,就是愛。

1.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,並天使的話語,卻沒有愛,我就成了鳴的鑼、響的鈸一般。 2.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,也明白各樣的奧秘、各樣的知識,而且有全備的信,叫我能夠移山,卻沒有愛,我就算不得什麼。 3.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,又捨己身叫人焚燒,卻沒有愛,仍然與我無益。

最大的能力是什麼呢?方言、恩賜、知識、信心、異能、善行、捨己、犧牲…都需要愛作為基礎。哥林多人覺得「說方言」是最厲害、最屬靈的表現,他們競相追求自己認為比較有價值的,能帶來更大聲望的能力,展開一場追求屬靈恩賜的比賽。但是這裡說,即使能說一萬種的方言,再加上天使的話語,也不能夠保證能得到好處。巧妙的言詞如果沒有愛,只是一種單調、重複,沒有意義的噪音而已。

能夠講道、說預言,明白各樣屬靈的奧秘,擁有一切屬世的知識,甚至有無所不能的信心能夠改變人、改變環境。如果不是出於愛,即便擁有這些無人能及的能力,我也是一個無足輕重的人。

甚至完全放棄個人的財產、奉獻給他人、犧牲自己的生命,如果沒有愛,我什麼也沒有得到。

保羅在這裡舉了很極端的例子,大概沒有人能誇口說能夠作得比這些更多,但這段經文斬釘截鐵的告訴我們,若是沒有愛,這些了不起的行為連一絲絲價值都沒有。保羅簡單明瞭的指明,「愛」是檢驗一切恩賜的量尺,如果我們操練恩賜,卻沒有愛被彰顯出來,愛沒有成為我們行為的果子,那我們便是空無一物,沒有任何的收穫;無論神賜給我們什麼樣寶貴的禮物,如何驚人的才幹,我們仍是一無所有、空空如也。

我們行一切事,不在口才、能力或善行,而在於有沒有愛,有愛才有價值。一切的恩賜若不是在愛中運用出來,就一點價值也沒有,唯有從這條路我們能得著屬靈的益處,就是愛。

二、用愛彼此服事4~7

愛的特質

愛是忍耐,是自我約束、是不急躁,有句話說:「對別人有耐心是愛;對自己有耐心是希望;對神有耐心是信仰。」愛的實踐,以「忍耐」起始,以「忍耐」結束。

愛是良善仁慈。

愛是不因別人成功而不高興。

愛是不自高自大,不以自己所做的誇口。

愛是不作一切羞恥、無禮的事。在人前人後都能合宜地對待別人,要看出一個人是君子,不是看他怎麼對待國王,而是要看他怎麼對待他自己的僕人。

愛是不自我中心、不堅持己見。不因我的自私,而傷害他人的權利。

愛是不輕易被觸怒。怒氣不是一種自私的發洩,或是無法自我控制的後果。

愛是不在心裡留一本「憤恨記事本」,記下每個人的惡行,而且每天不斷默想,好用來對付他。

愛不是一味的包庇,愛不喜歡不公義的事情,愛是智慧,愛喜歡真理。在真理中愛才得以完全,違背真理的不算真愛。

愛是容忍看似悲觀的局面,用積極的眼光看待事物。

愛是時常接納各樣的遭遇,信任別人好的一面。不是隨便輕信,而是坦率、接納、沒有偏見。世人一般是往最壞的方面想,愛帶領我們樂於相信積極的一面。愛是常保不變的信心,希望有最好的結果。

愛是向前展望,不將挫折視作絕路(對自己或對別人都一樣)。當希望一再落空時,愛是仍然勇敢的等待。因為信心而有盼望,相信神的恩典,相信最終必有勝利。

愛是總是給冒犯自己的人再一次機會,愛是自願減少部分的個人自由。我可以得到的,因為愛的緣故,我願意受限制、願意減少我的部分。愛是積極、剛毅的品格,而不是無奈的容忍。

4~7這愛的詩篇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,就是它完全包含在個人的範圍內。我們沒有看到這裡說當對方很可愛,就愛他;當他得罪你,你就把愛收回來。「愛」是關乎自己的一個決定,而不是取決於別人。這是上帝給我們的一種很特別的能力。

愛從神來

在愛的詩篇中所有提到的特質,最吸引你注意的是哪一個?愛的詩篇很美,不過在我們有生之年,很難作得完全。我們越是讀這段經文,越是覺得無法做到。這使我們謙卑。當我們無法靠自己做到時,怎麼辦呢?

有個笑話是這樣:「有一個主日學老師問他班上的孩子們說:『小朋友,老師問你們喔,有一種動物,他是咖啡色的,很喜歡爬樹,最喜歡吃香蕉,你們說是什麼呢?』 小朋友就很興奮的大聲回答說:『主耶穌~~!』」 不管你問主日學的小朋友什麼問題,他們都知道有一個標準答案,就是「主耶穌」。 當我們找不到答案的時候,我們可以看耶穌,耶穌就是我們的標準答案。

約翰福音15:9 耶穌說:「我愛你們,正如父愛我一樣,你們要常在我的愛裡」

約翰福音15:2「你們要彼此相愛,像我愛你們一樣,這就是我的命令」

愛在哪裡呢?這「愛」就是神自己,天父愛祂的獨生子耶穌,並且將他賜給我們;透過耶穌的捨命,我們與神恢復關係,我們才能夠擁有愛,我們才懂得愛,也恢復了我們愛的能力,以致於祂命令我們要彼此相愛。

哥林多前書十三章所提到的這些美好的品質,只有在耶穌的身上能夠完全。祂是柔和謙卑、不求自己的益處。祂造就別人,不以自我為中心,總是顧念軟弱的人。祂憑著真理髮義怒,趕走那些在聖殿裡作買賣,把敬拜的地方搞得烏煙瘴氣的人。祂用一致的態度對待男人、女人、漁夫、稅吏、妓女、小孩、市井小民和受人尊敬的律法師。祂放棄使用自己能力的權力。祂是饒恕和原諒,祂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。

這就是基督徒的愛。基督徒的愛不同之處在於來源,我們的愛從神來。 神和人不同,人說:我愛你。是因為他的樣子、動作、行為,讓你覺得快樂滿足、但是神愛世人,不是因為世人可愛,神愛我們只有一個原因,因為祂就是愛!基督徒學習像神那樣用自發性的愛去愛別人,靠我們自己不可能,但神的恩典讓我們的性格有極大的改變。當我們的愛越來越多是回應神的愛,相對的就比較少取決於對方可不可愛。愛出於神,也歸於神,愛來自這樣的心態與特質,而不是行為。

愛需要良好的自我形象

關係可以分成三個部分,我與神、我與人,還有我與自己。這三個部分是相互影響的,當其中一個關係沒有處理好,另外兩個關係都會失去平衡,沒有辦法單顧一個,這是神創造我們的規則。

我們討論了運用愛來服事、與人相處,也知道愛是從神而來。不要忽略了還要「愛自己」,愛需要良好的自我形象。再看一次4~7,如果我是一個悲觀、生自己氣、討厭自己的人,根本沒有辦法做到。沒有良好自我形象的人,無法愛人;就好像拿著一面破的鏡子,照過來照過去,看到每個人的臉都是醜的,整個世界都是破碎的。

愛,是恢復關係。與神、與人,也與自己。

我曾經在我們幼稚園裡看到一幕我認為是最可愛的畫面,有兩個小朋友他們坐在一起,一邊玩一邊爭論:「老師說,上帝最愛我了」「哪有啊,上帝最愛我」「是最愛我啦」「明明就是我!」 小朋友很有信心,完全的確信自己擁有上帝百分之一百、甚至是百分之一千的喜愛。他們也很單純,還沒有聰明到懂得去想:上帝愛每個人都百分之百,那全部加起來會是多少?這種複雜的神學問題。我相信那天下午,上帝一定超級高興。

羅馬書12:3「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,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,看得合乎中道。」不要自高自大,過份凸顯自己,也不用貶低,把自己看得太糟糕,要用神的眼光來看自己,看得剛剛好。

神說:「你是我的愛子,我所喜悅的」。神已經原諒我了,難道我還生自己的氣嗎?耶穌已經為我釘十字架了,我還指控自己嗎?上帝已經饒恕我了,我還不原諒自己嗎?一個不被原諒的人,又怎麼能原諒別人呢?

不管你怎麼看待你自己,那些都過去了,耶穌把那些都除去、都丟掉了。這是我們新的身份,神當日對耶穌說的,也是對我們說的。「我是上帝的愛子,祂所喜悅的」,當我能享受這個新的身份,就有滿滿的愛在我的身上,我可以自由的運用。上帝「最」愛你了,有這個確據嗎? 我們今天要來練習一個新的自我介紹,請你跟旁邊的人說:「我是上帝最愛的兒子」「我是上帝最愛的女兒」

三、愛有永恆價值8~13

愛是永不止息。

所有的恩賜都會有失去作用的一天。恩賜的目的是為叫我們自己,也叫別人能更認識神。但終有一天我們將親自與主面對面,對神的認識是清清楚楚的,沒有隱藏與猜測,也沒有錯誤,到那時便用不著我們這些恩賜了。不論是講道、是說方言、是聖經知識、或是對屬靈奧秘的瞭解,我們現今所能傳達的,不過是神完全的榮耀當中,一個小小的部分而已,與愛相比,都不過是小孩子般、片面有限的表現。

當神奇妙的知識向我們完全顯明時,不再需要這些恩賜來服事我們。長存的只有信、望、愛,其中最大的是愛。 沒有愛,恩賜無法運行,運行了也是枉然。沒有了愛,信心也是徒然;沒有愛,盼望也是無益。唯有愛是持久有效,愛是最大的價值。

我們可以在現在的生活中體會天堂的生活方式,我們的教會現在就能彰顯出神的榮耀來。並不是靠著預言、施捨、教導,更不是哥林多人以為的說方言,而是靠著愛。在歷史當中許許多多人見證,當我們彼此相愛的時候,神的國就在我們當中了。我們彼此相愛,眾人就認出我們是基督的門徒,有更多的人能加入這個蒙愛的行列。而將來有一天,所有認識主的人聚集在主面前的時候,我們之間觀念的不同、認知上的差異、看法的分歧…都會消失,使我們連結一起的,是在這些差異中,我們試著對彼此表達出的愛。教會。是一群蒙恩的罪人聚集的地方。基督徒的愛是最大的證據,證明我們是聖靈所充滿的,天國的子民。

結語:

愛是恆久忍耐,又有恩慈,主日學的老師絕對可以瞭解這個道理。

愛是不嫉妒別人得到的掌聲比自己多,成長得比自己快。

愛是成長得比別人快得時候不自誇,因為知道那不過是神的工作。

愛是不管對方的職業是什麼,不管我知道他什麼奇怪的祕密,都用合宜的態度對待他,就好像對待我所尊敬的人一樣。愛是為了愛我的人的緣故,保守自己的行為。

愛是用對方的立場來解釋他的行為。給自己的少一點,給別人的多一點。

愛是即使意見有所不同,穩住自己的怒氣,記得自己所知的有限,學習用寬容的眼光看待跟救恩沒有關係的事。

愛是不記恨那個得罪你的人。原諒他那天在會議上頂撞你的話。永遠再給他一次機會。最好忘記所有人的壞把柄。

愛是堅持基督徒的原則,不同流合污。愛是用溫柔的言語,清楚地表明自己的立場。愛是用聖經所教導的原則培養敬畏神的子女。

教會的地掃得不夠乾淨、今天的歌選得不合我意、郊遊的地點我不喜歡、事情的處理不夠明快……凡事包容。

看到牧師和他握手時多聊了30秒,和她講話時笑得比較開心……..相信上帝愛你,也相信牧師還是一樣愛你關心你。

你傳福音的鄰居一直猶疑不定、邀請來教會的同事每次都放你鴿子、家人還沒信主、你所關心的人活在不幸當中、你的孩子讓你傷透腦筋、服事的對象又不讀聖經又愛抱怨………凡事盼望。

當一切的方法都用盡了的時候,禱告、禱告、再禱告;忍耐、忍耐、再忍耐。

愛永遠不會使我們失望。

這是一個住在高雄信義教會服事兒童事工的姊妹在明天(週日)講道時所寫的講章,感謝主,很簡單,很誠實,充滿主。

0 人留了意見: